(文章刊發于6月26日大眾日報APP)
1月份,人均績效24元!這個數字像燒紅的鋼釘,扎進山鋼集團日照公司熱軋廠每個職工的眼里?!爱a線指標完成得不錯,憑什么獎金這么少?”“我們只管生產,跟銷售有啥關系?”質疑聲在會議室炸開。
山鋼集團日照公司熱軋廠黨委書記、廠長孟祥瑞在復盤會上攤開的數據揭示著殘酷現實:在日照公司推行的“116”(“1”指產品經營、“1”指模擬經營、“6”指6項配套變革)變革體系中,該廠績效單上清晰標注著65萬元負增效?!澳M經營”“市場掛鉤”等詞匯砸向現實:生產線的轟鳴不再自動轉化為收益,市場拒絕為閉門造車買單。
這場始于績效落差的風暴,正拉開山鋼集團日照公司最深層的機制革命——市場壓力穿透至生產末梢,一場從思想到機制到實踐的全方位革命正在鋼鐵熔爐中淬煉成型。
機制突破:鍛造“向海圖強”新戰甲
2024年,山鋼集團日照公司敏銳地意識到:傳統的KPI經營模式存在“堵點”:各單元只顧“埋頭生產”不知“抬頭算賬”,過于關注各項KPI指標本身,對實際經營情況關注度不夠;產銷研關系相對松散,研發重合格率,生產盯著產量和成本,銷售被動談價格,“自己的日子自己過”,三道端口像隔著一道“隱形門”。
如何建立以盈利為中心的機制,直接量化企業的投入產出效率?如何改變考評框架,實施強績效導向,讓“給我發錢”徹底轉向“我去賺錢”?如何重構內部價值鏈協作關系,實現產銷研高效協同和目標統一?
山鋼集團日照公司以模擬經營和產品經營為雙引擎,配套統一管理、簡政放權等六項變革,重塑“以市場為導向,以用戶為中心”的新機制。
模擬經營,劃小核算單元,讓每道工序成為“微型企業”。以噸材毛利為核心,以模擬利潤為標準評價經營主體績效,工資總額與利潤強關聯,職工收入與其為公司創造的價值相匹配。公司下發獎金的依據,不再是產量、質量、成本等KPI傳統指標,而是模擬市場環境創造的效益。
實施“價值創造、超越標桿、費用減降”三維評價。鐵鋼超產增效和軋鋼模擬利潤,按增效額的一定比例獎扣?!八慵氋~、算明賬”的規則,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每個環節的價值貢獻。
今年以來,山鋼集團日照公司月度模擬經營績效獎差距達近千倍,個人績效獎差距累計更高。“通過下移重心、整合資源、變革機制、激發活力、減少界面,形成以市場為中心、以產品競爭力提升為目標的快速反應機制,不斷提升各單位價值創造能力?!比照展具\營改善部副部長孫延海介紹。簡單來說,就是多干多得、少干少得。這里的多、少既不是勞動量,也不是產量,而是指效益。他最大的感受是,將各生產廠從“生產單元”轉變為“利潤中心”,全體職工從“要我干”變成了“我要干”。
熱軋、冷軋、中厚板、出口、化產五大經營體改革持續深化,下設14支跨部門、跨專業的“產品戰隊”。戰隊成員打破生產、研發、銷售部門“壁壘”,生產端的廠長兼任經營體“一把手”,產線專家、研究院骨干、銷售精英混編作戰。
營銷、研發組織身份不變,產品經營體實施全權經營,產品定價權、接單權、經營體獎勵分配權在握。立場一致、目標一致,權責清晰、利益捆綁,等于“一塊田里干活,一個鍋里吃飯”。
“以前基本是‘戴著枷鎖’跳舞。產品經營體給我們松了綁、賦了權,大大縮短協調流程,我們能真正去市場‘搶訂單’了?!敝泻癜褰洜I體負責人劉朋感慨道。
思想破冰:一場刀刃向內的破繭蛻變
“一石激起浪千層?!薄翱冃У木薮舐洳钕褚幻骁R子,映照出認知上的偏差。唯有打破思想的“認知繭房”,來一場徹底的自我革命,才能于絕境中重生。
山鋼集團日照公司將《管理變革怎么看》《向海圖強怎么干》《價值創造怎么辦》三本形勢任務教育手冊發到各班組,組織開展“管理變革當先鋒、協同發展爭一流”大討論,讓職工認識到:舊有的“等靠要”思維與埋頭生產不問市場的慣性,在變革的刀鋒下已無路可退。
在熱軋廠分析會上,廠領導帶頭釋惑,績效數字沖刷著“只管生產不問市場”“干多干少差不多”舊思維,大家在討論中形成共識:“埋頭生產≠創造了市場價值,效益靠市場表現?!?
思想的堅冰在陣痛中崩裂,“質問憑什么”的怨氣逐漸轉化為“籌劃怎么干”的渴望。刀刃向內的手術最終被全廠職工接納:“與其抱冤抱怨,不如奔跑迎戰?!?
熱軋經營體成立2個利潤中心、3個模擬經營團隊。軋鋼班長王峰成了“人形計算器”,“每班多軋2000噸精品鋼,績效就能翻番漲”成了班組的共識,“給我發錢”徹底轉向“我去賺錢”。
中厚板經營體開展了“我的崗位價值”大討論,軋鋼工陳洪川的小本子記滿“創效密碼”:“卷取速度提高0.5米/秒,機時產量提高3噸/小時;熱裝率每提升1%,降低煤氣成本0.14元/噸?!甭毠凅w會到:“流汗”沒有價值,創效才是“創值”。
各個經營體均成立了產銷研接單“三人組”。冷軋經營體非汽車冷板產品接單三人組成員田湖介紹說,從“悶頭軋鋼”到“全員商人”,我們算賬過日子,決策的標準是盈利,訂單毛利被拆解為上百項參數,技術降本、工藝降本等均可轉化為溢價能力。職工懂了:市場不為苦勞買單,只為價值付費。
干部帶頭破局,冷軋廠黨委書記、廠長徐衛國的行程表成了“變革風向標”,6個月時間足跡遍布多省,皮鞋磨破了兩雙,手機里存滿了用戶的微信語音。當他帶回重要品種鋼大單時,職工們明白了:“領導都在市場上拼刺刀了,我們還能在廠里當看客?”
職工眼中有了光——那是模擬市場化和經營體點燃的火。
價值覺醒:為鋼鐵注入市場的精算基因
當算賬經營的思維滲透到每個崗位,從“生產單元”到“價值中心”的全新邏輯開始形成。
熱軋廠推行內部模擬市場化,制定《熱軋廠模擬經營方案》;建立“廠部-作業區-班組”三級目標責任體系,經營壓力直達產線操作崗位,模擬利潤目標與崗位創效垂直聯動,全員都是價值創造的主體,每道工序成為價值創造的活力單元。
類似的“算賬經營”在每一個廠都扎根,最小生產單元蛻變為“微型企業”。
“5月份余材替代創效90多萬元!”針對用戶定制船板后產生的尺寸、形狀不匹配余材,若直接廢棄,會造成資源浪費和成本增加。中厚板廠成立了專門的算賬團隊,利用智能算法將余材與后續訂單需求動態匹配,給出最佳的替代方案,“可大膽接小單,提升柔性制造能力,創造效益明顯?!眲⑴蠼榻B。
煉鐵廠與寶武煉鐵技術團隊深度協同,開展現場勘查診斷,形成常態化技術交流機制。緊密跟蹤生鐵成本,嚴格執行生鐵成本降低分解任務,通過開發性價比高的焦煤、礦石,優化高爐操作,提升塊礦比例、高爐降焦提煤等措施持續攻關,重塑鐵水成本行業優勢。
在煉鋼廠,黨委書記、廠長王學新帶領該廠干部職工豎起一道“透明賬本”,寫滿對冶煉周期、溫降等環節錙銖必較的算式。為了縮短轉爐冶煉周期,煉鋼廠開展顯微鏡式的效益核算,采取優化氧槍噴頭設計、改進出鋼口內徑設計、調整濺渣物料、改善石灰質量、提高鐵水扒渣效果、改善轉爐底吹效果等措施,冶煉周期縮短了2分鐘。
算賬經營深入人心,每個環節都成為利潤之源。中厚板廠兩個月內實現5萬余噸高級別管線鋼的成分、工藝調試和高效交付;熱軋廠成功生產2.75×1900毫米極限寬規格產品,首單供貨3萬噸,刷新產線紀錄,增效明顯……每個人開始用盈利衡量工作,產值就不再是冰冷的數字,而是凝結汗水的價值量。
沙場亮劍:五大經營體疆場競逐
變革以來,山鋼集團日照公司中厚板、熱軋、冷軋、出口、化產經營體,在結構優化、成本削減、用戶拓展、技術攻關等方面全力推進,如同五支利箭,射向提升產品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目標靶心。
圍著經營轉,奔著利潤干,五大經營體機制讓產銷研各個單元終結了“各掃門前雪”的狀況,實現了“共掃瓦上霜”。
“原來是營銷單打獨斗,現在是產銷研‘鐵三角’聯動拓展市場?!泵舷槿鸾榻B,制造、營銷、研發實時響應市場需求,三方全時互聯,確保用戶端到制造端“信息1小時內直達”。特別是針對某汽車用大梁鋼表面“黑灰”問題,熱軋團隊迅速對標國內知名企業,實施控溫、精軋提速、駐廠跟蹤等措施,實現帶鋼表面光潔免拋丸,用戶滿意度大幅提升。
“競爭在市場,競爭力在現場?!崩滠埥洜I體負責人徐衛國指著一張“用戶地圖”介紹,經營體派駐30余名生產骨干常駐重點用戶生產現場,利用“貼身服務”和“定制開發”,提供技術支持和成本優化方案。技術員董立華深度挖掘用戶新機型開模需求,積極引導用戶使用山鋼產品,實現該家電主機廠使用山鋼產品的首次突破,截至6月份,該用戶月均采購份額提升了20%以上。
“不僅要賣鋼材,更要賣解決方案?!奔夹g人員轉型“市場先鋒”,中厚板產品研究所主任師、山鋼集團首席專家侯東華,從“坐在實驗室改參數”變為“馬不停蹄地出差”“蹲在用戶產線調工藝”,當得知某搪瓷鋼廠需要一種新型搪瓷缸用鋼時,他多次上門敲定解決方案和技術參數,團隊在軋機旁連續奮戰調試,“閃電響應”拿下用戶訂單。
出口經營體帶著鋼材樣品走訪多國,“因地制宜”調整性能,銷往中東的鋼板增加耐高溫涂層,銷往非洲的鋼板強化抗腐蝕性能。
五大經營體協同作戰,共同編織起高效協同創效網絡:中厚板經營體通過過程控制、工藝優化,實現全球單體容量最大液化天然氣儲罐用超薄鎳系鋼研發制造;熱軋經營體開發25款新產品,實現銷量10萬余噸;冷軋經營體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用鋼,成功叩開某頭部車企大門……
黎明的成品碼頭,海浪輕輕地拍打即將駛向深藍的貨輪。船艙里滿載著山鋼熱軋卷,極限規格產品將用于國外重點項目建設。“向海圖強不是口號,而是廣大職工的具體行動?!比照展军h委書記、總經理陳云鵬對記者說,“當所有職工都樹牢了市場意識,開始算賬經營,鋼鐵巨輪就擁有了破浪的動力?!?
此刻熱軋廠產線上,軋鋼工領到了5月份的績效獎,數目遠遠大于1月份。軋線火花映照下,那些在鋼花中起舞的身影,正熔鑄著山鋼集團日照公司最堅韌的改革基因。(呂 娟 楊位欽)